20041209 Diary

首先我還是認為既使是「創意」也必須要有「限制」,這限制不是把思考限死、鎖死的枷鎖。而是解決問題時的問題邊界範圍(boundary),沒有這邊界說難聽些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。如同,問題問得好,也才能期待能有好的答案。邊界界定的漂亮才能讓創意能夠盡情發揮,而不是天馬行空無法收斂。但是過早的收斂,則會限制創意真正的嘗試空間。

檢討了自己,似乎有些點仍有進步的空間。

1. 安排觀察者角色:我們需要安排一個創意思考會議時的觀察者,可以糾正並制止可能危害創意發想的行為。舉例:發想的開始,任何的批評與斷定,都可以影響伙伴的提出願意。這在會議過程中是很大的殺傷力。

2. 太早放棄:遇到困難或不容易發想的議題,太早放棄其實可能抹殺了各種創意產生機會。不容易找到答案,其實才有發想的價值存在。顯而易見的答案,老實說通常不會太有創意與價值,反而不見得是好的答案。

3. 太早停止:跟第2點相對地,太早對於找到創意結果下定論。同樣地也抹殺了其他可能的創意機會,兩者相同的都存在一個時間壓力下大家給自己偷懶的理由。老實說,過程中有發現,但是沒有適時制止是我們該檢討的部分。

4. 會議氣氛與時間掌控:很清楚地我們都曉得會議時間過長並不會太來效率,過短也往往在未熱身足夠的情況下發想,兩者極端皆非最佳。此外,會議氣氛其實也影響了團隊士氣與討論品質,或許在自知氣氛不佳的情況下,適時的休息與退出反而對整個會議有所助益。這點應該在會議上明確判斷才是。

5. 團隊的角色:創意團隊其實不需要有層級觀念,但是每個人的角色扮演卻有所幫助。自由的放手是給予團隊更多的創意空間,不想採用看似效率的管理方式來扼殺創意過程。但是,並非完全放任就有助於流程的掌控,程序在未有共識的情況下,是需要大家一起認同確定,但需要適時獨斷與調整是需要團隊理解的,畢竟漫無方向的時刻,還是需要指引大方向,或重新找出新方法。

老實說,情緒帶來的身體勞累更容易讓人想要放棄。但寫出來釐清了一些問題,也平復自己的情緒。相信也有助於日後的工作進行。